同樣在UWMadison唸傳播Ph.D.,同樣在政大教書的張卿卿教授。用自己的感覺,決定自己的旋律

張卿卿

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教授

University of Wisconsin–Madison, Ph.D. in Mass
Communication

我對心理與資訊處理相關研究的興趣,有一部分是源自青春期間我對自
己是誰的迷惑。當時我經常思考:同樣是同班同學,同樣有聯考壓力,
為什麼總有人可以這麼快樂,這麼積極與自信,對於事情總有樂觀的詮
釋,而為什麼我的很多思維經常是很負面與自我詆毀的?同樣是同學,
為什麼他們對於一樣事物會有完全不一樣的反應與詮釋,而我卻只關切
到其中的某個面向?

沒有想到這些對於自己的探索,以及對於人與人之間差異或關係的思維
,在幾番人生峰迴路轉後,今日竟然成為我許多研究出發的中心主題。
我目前的一個主要的研究興趣即為:個人的自我概念(自己對自己的認
知)如何影響到我們對於說服資訊的處理與解讀。換言之,即使是一樣
的訊息,由於自我概念的差異,閱聽人在處理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不一樣
的詮釋。

當我回頭來看這件事,我得到了一個領悟:人生很多的不是與迷惑,湊
在一起,也有可能發酵出一些正面與積極的產物;一些困擾我們的事物
,有可能反而是帶領我們到另一個迷人世界的媒介。當然青春期的不快
樂或困惑可能是很多人的經驗,但是對我而言,卻開啟了我對於人的思
維。所以很多生活中的小事件,正面的抑或是負面的,都有可能累積成
人生未來發展重要的資產。在我個人的經驗中,很多東西似乎並不是從
課本學的,而是經由生活經驗而被自然啟發。因此我十分鼓勵學子們除
了讀書外,千萬要徹底的感受生活的脈動,思索生活的意義。

我在美國唸書時,看到很多同學,每天都關在寢室裡熬夜苦讀。但是對
於自己也要過這樣的生活,我心裡卻發出強烈的吶喊與抗拒,徹底意識
到這不是我要的生活,因為這樣開始覺得焦慮與不是。

在台灣的社會裡,我們經常被家長或老師比較,久而久之,我們也內化
出一套將自己與別人比較的機制。在過程中,我們忘了自己要什麼,忘
了自己的步調,如果別人怎樣而我們沒有,我們就開始不安與焦慮。但
是放眼去看美國同學們,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特色,有的每週去划船冒險
,有的每天去做義工,有的喜歡去舞廳跳舞,去酒吧狂歡。大家並不在
意別人在做什麼,或自己為什麼不和別人一樣,大家對於自己那個獨特
的我,都是這麼理直氣壯。

我突然驚醒,發現這才是久久困惑我的,我因為和別人不一樣開始思索
我是誰,同時又因為不願意和別人一樣,才體會到人的價值應在於和別
人不一樣,同時懂得珍惜自己和別人的差異。

我開始忘記別人在做什麼,用自己的感覺,自己的規律,來過自己的生
活。同時我試著告訴自己,自己是來美國體驗生活的,不是只來這裡唸
書的;讓自己跳脫在台灣教育十多年來所烙印下來的制式框架,那就是
讀書是生活的一切。我開始學習陶藝、釣魚、看完出租店的所有錄影帶
、做自己想做的事。也許在別人的觀念裡,這些活動和學業是很不相關
的,甚至佔據了不少花在書本上的時間,但是對我而言,這些不一樣的
生活經驗,或小小的逃離,讓我跳脫出原來世界裡的一切定律,重新思
考自己要什麼。

在重新思索過之後,我的頭腦更清明,方向更清楚。也因為研究這條路
是自己思索後的選擇,一路走來,我始終怡然自得。

記得在美國時,坐在咖啡店發呆,街上亂晃,也是我生活的重要部份。
作家在咖啡店裡,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,開始規劃出故事裡的主角與情
節。而我在咖啡館裡,看人與人的互動,聽隔桌人談話中的真實與偽裝
,觀察到一些美國人間與東方人間互動與對談的差異。這些有趣的觀察
,激發我去思考一些以前不曾意識到的文化差異。目前我從事的跨文化
研究中的一些想法,有一部分即源自於那時候在咖啡店發呆時對於文化
差異的思索。

對我而言,很多生活中的資源與觸媒,都是無所不在。有些很平凡,甚
至很瑣碎的事,都有可能激發出人生重要的體會。一直到今天,身為媽
媽、太太與教授的多重身分,在忙碌於教室與研究間,每當我匆匆忙忙
要趕回家煮飯時,我最常聽到學生的第一個反應都是:「老師,我以為
你不做飯的?」而同事們的疑惑則是:「這樣是不是太浪費時間了?」
但是,對我而言,做飯、做家事與陪伴小孩玩耍與學習,都是體驗生活
的重要部份,沒有了這些真實的生活經驗,我反而不知道如何去思考研
究問題。這些對於人生活中瑣碎事物的思維,其實讓我對於研究產生更
多的靈感與體會。這就是社會科學的奇妙之處。

最後,我以自己的經驗,鼓勵大家用自己的價值來界定自己,而不要用
他人的期待來規範自己。用自己的感覺決定自己的旋律,而不要用他人
的韻律來譜自己的曲調。這樣你會活得更簡單、更快樂、更有方向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nbon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